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龟兹 唐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八
皇天理物。
蓄严厉于积阴。
大块厚生。
腾杀气于秋序。
故霆霓震曜。
声慑八纮。
繁霜凝肃。
威加万类。
朕既承兹介福。
超上皇玉。
忧责在躬。
情兼列代。
昆虫不理。
犹且纳隍。
戎羯未宁。
岂宜安席。
逖矣西土。
自古游魂。
昔与北场。
本同根蒂。
乘戎致阋。
遂尔携离。
鸡田戴斗。
是其祭天之地。
雁塞干云。
上应分术之野。
疆逾瀚海
局距塞垣。
总其衔烛之乡。
并为征赋之俗。
惟有乌孙旧境。
罝罘所漏。
本既先拔。
末岂能全。
皮尚不存。
毛将安附。
侵轶旅獒之壤。
剽掠巨雀之藩。
播此凶荒。
历年兹久。
积其愆祸。
崇凶贯盈。
凡厥毡裘。
不胜焦烂。
蠢兹板屋。
尽苦侵渔。
膜拜锦车。
思拯溺以延首。
重译蛮邸。
叫严阍而委命。
裂裳裹足。
骤请天诛。
朕乃眷西顾。
深悼于怀。
舍此弗图。
孰祗灵命。
是以求衣待旦。
对悬亡食。
哀彼缀旒。
义增投袂。
虽临轩而独对。
虑疑谋之罔从。
乃命鼎司
阴筹远略。
言才出于唇吻。
应巳昭于上元
昧旦临朝。
太史奏曰。
昨宵甲夜
纤阿蚀昴。
考灵台之秘。
徵浑象之旧文。
月者阴精。
用刑之兆也。
星躔胡分。
数终之效焉。
是知天道虽高。
去人非远。
至诚仰达。
应不踰时。
奉以恭行。
理当无惑。
今便躬行推毂。
制诏夏官
祃社出车。
发明秋令。
歼斯巨猾。
救彼苍黎。
可遣使持节邱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金紫光禄大夫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清河郡公杨宏礼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李海崖等。
总挈鼋斩蛟之士。
帅曳牛佩豕之曹。
莫不感义长驱。
誓探巢穴之志。
循躬距跃。
将谢肉骨之恩。
又发铁勒兵牧十有三部
突厥侯王十馀万骑。
沸涌动沙场之地。
呼吸振广漠之风。
道自金微。
会于葱岭
又遣吐蕃君长。
踰元菟而北临。
步摇酋渠。
绝昌海而西骛。
齐飞白羽。
周设天罗。
鏦金悬米之源。
河津而电击。
沫赭崦山之峤。
驱日域以雷奔。
取彼渠魁。
委于司寇
拯其萌隶。
赐以营魂。
俾夫六骡泛驾。
免覆车而伏皂。
十角摧锋。
与共抵而俱献。
岂非有名动众。
本为除残。
以义出师。
贵能惩恶。
是以倒戈必宥。
事表于前经。
舆榇不诛。
理昭于往诰。
其有去危投款。
悔祸求哀。
毳幕酋豪。
宜锡长缨之宠。
韦韝种落。
惠以饮喙之娱。
且夫察微兴事者机也。
劳巳安人者义也。
天与则取。
可谓乘机。
众欲斯从
是名敦义。
践机而必作。
戴义以行之。
今此一劳。
永康四表。
折兵难再。
或失时宜。
以朕之怀。
速颁天下。
唐制兼官考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六、《南涧甲乙稿》卷一七
唐之制踵隋旧规,文武各置散官,凡文职隶于三省六部,武职隶于诸府十六卫,未尝相侵也。
然自武德初,武臣大功重任,或加之文职以为异恩。
李靖辅公祏,则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
盖行台如分司,然无职掌也。
继授刑部尚书,命平突厥,则复改兵部尚书,为定襄道总管,是带尚书之职使之将兵,以示宠尔。
自是遂正迁仆射而为相。
太宗之时,武臣为尚书者例皆拜相。
李绩并州大都督召为兵部尚书,继而同中书门下三品张亮相州长史召为工部尚书,遂参预朝政侯君集右卫将军兵部尚书,遂参议朝政(唐制左右仆射及三品或参预参议政,皆为宰相,未有宰相执政之别,非今参知政事比也。),此其验也。
不然,当时诸将数十,立功者甚众,如苏定方、薛仁贵之徒,岂不尽为尚书哉!
屈突通曾除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法固辞,见其不能预政矣。
中叶后,武臣致仕,或除尚书张仁愿、张万福等是也;
身后或赠尚书薛从、郝廷玉等是也。
以武臣平日不为此官,于其仕及身后间以宠焉,始足为重矣,故未尝悉使武臣得之也。
太宗之法善矣,高宗、中、睿,犹能守之。
明皇天宝中,朔方总官牛仙客以无功而亦拜尚书宰相张九龄固争以为不可,九龄因是罢出。
李林甫代为相,奸邪迎合,竟使仙客为之。
明皇不察,复用仙客为相,特激于九龄之论,必欲用武臣,初不问其贤不肖也。
其视太宗之用李靖,盖亦远矣。
然终唐之世,无武臣任侍郎者,是未尝除也。
太宗尝以番将阿史那社尔鸿胪卿,亦异恩矣,唐世武臣遂以兼卿为宠。
高宗将伐高丽尉迟恭开府仪同三司致仕,止授太常卿,起为左一军总管,是亦带卿职使之将兵,以示宠也。
至明皇时郭知运以陇右经略使、田神功以平卢兵马使、高仙安西都护,并兼鸿胪卿
肃、代时,李嗣业以复东都兼卫尉卿马璘以破史朝义太常卿段秀实怀州司农卿
郭子仪灵武,兼卫尉卿
其子曜以子仪恢复功,至德初亦兼卫尉卿,次子晞为鸿胪卿,论惟正以募兵灵武光禄卿,尚可功自贼所来归立功、戴休颜以平党项立功,皆试太常卿(唐制,试官犹今带权字。)
辛云京积功至特进、浑瑊积功至开封府郡王,止兼太常卿
是武臣非有功勋者不加卿职,其重又可见矣,亦未尝悉得之也。
然终唐之世,武臣无任郎中员外郎者,盖未尝除也。
此其大略可考矣。
嗟夫!
文武之任一也。
譬之舟车焉,车之行陆,舟之行川,皆随宜而任重也。
后世文武之名太分,而任亦遍于轻重,故文武相视如楚越然。
文臣常任内事,武臣常任外事。
武臣每以不得文职为歉,故唐间以异恩而加之。
及唐政之衰,武臣任藩镇者例必兼台省长官,而其僚佐亦遥领台省之职,大抵以悦藩镇之意,而台省之官遂轻。
正官不足,又增检校,由是仆射司徒之称逮于皂隶,祭酒宾客之号加于将校,名实纷纠,莫此为甚。
陵夷至于五代,不可考矣,此本朝所以一釐正之也。